ChatGPT爆火,谷歌Meta等压力大,被迫加快AI开发和部署

1月29日消息,谷歌、Facebook和微软帮助构建了人工智能的框架,但规模较小的初创公司正在将其推向大众,这迫使科技巨头们加快AI开发速度。据消息人士透露,由于围绕ChatGPT的关注激增,Meta和谷歌内部压力也在增大,甚至可能为了行动更快而撇开某些潜在的安全担忧。

早在AI研究公司OpenAI于2011年11月份首次推出AI聊天机器人ChatGPT三个月前,Facebook母公司Meta就曾发布过类似的聊天机器人。但Meta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雅恩·勒昆(Yann LeCun)表示,与ChatGPT立即爆火、上线五天里就有100多万用户不同,Meta的Blenderbot让人觉得很无聊。

摄图网_500725423_wx_科技合作握手(企业商用).jpg

上周,勒昆在AI咨询公司Collective[i]主办的论坛上表示:“Blenderbot之所以让人觉得无聊,是因为它的设计非常安全。”他将Blenderbot的不温不火归咎于Meta对内容审核过于谨慎,比如若用户询问宗教问题,该公司就会指示聊天机器人改变话题。另一方面,ChatGPT却在谈论宗教著作中的谬误概念。

ChatGPT正在迅速成为主流,因为微软正在努力将其纳入其流行的办公软件中,并向其他企业出售该工具的使用权限。微软最近向ChatGPT开发公司OpenAI公司投资了数十亿美元。根据对六名离职和在职谷歌、Meta员工的采访,对ChatGPT的关注激增正在促使包括这两家公司在内的科技巨头内部压力激增,迫使他们更快地采取行动,可能会搁置对某些潜在安全问题的担忧。

科技巨头AI工具发布慢受到质疑

其中一人表示,在Meta,员工最近分享了内部备忘录,敦促公司加快AI项目的审批流程,以便利用最新技术。而谷歌本身就帮助开创了支撑ChatGPT的部分技术,该公司最近发布了围绕推出AI产品的“红色代码”,并提出了所谓的“绿色车道”,以缩短评估和减轻AI潜在危害的过程。

ChatGPT以及Dall-E 2、Stable Diffusion等文本转图像等工具,都属于所谓的生成性人工智能(AIGC)。它们通过借鉴现有的、人类创造的内容来确定某些模式,以此来创作自己的作品。这项技术是由谷歌等大型科技公司首创的,但它们近年来变得更加保守,只发布新的模型或演示版本,而对整个产品保密。与此同时,像OpenAI这样的研究实验室迅速发布了他们的最新版本,这引发了人们对谷歌语言模型Lamda等企业产品的质疑。

自从像微软AI聊天机器人Tay等失败以来,科技巨头们始终都感觉很紧张。2016年发布仅仅不到一天,Tay就发布种族歧视等不当言论,导致微软立即将其关闭。Meta为Blenderbot进行了辩护,并在其发表种族歧视言论后放弃了它。去年11月,另一款名为Galactica的AI工具因其不够准确、有时存在偏见而受到批评,也在短短三天后被下线。

谷歌AI部门的一名员工表示:“人们觉得OpenAI的技术比这些老牌公司更新、更令人兴奋,而且犯下的错误更少,他们现在可以逃脱诸多指责。”他指的是公众愿意在不那么严格的情况下接受ChatGPT。有些AI领域的顶尖人才已经跳槽到机制更灵活的初创公司,比如OpenAI和Stable Diffusion等。

有些AI伦理学家担心,在信任和安全专家能够研究这些风险之前,大型科技公司匆忙进入市场可能会让数十亿人面临潜在的危害,比如分享不准确的信息、生成假图像或让学生有能力在学校考试中作弊。该领域的其他人也认同OpenAI的理念,即向公众发布工具是评估现实世界危害的唯一途径。在减轻了某些可预测的风险后,向公众发布工具通常名义上处于“测试期”。

留下您的足迹

总共0条评论